首页财经详情

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“突围”致富

来源网络2023-05-26 19:58:25 28

  山东薛城5月26日电 题: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“突围”致富

  作者 沙见龙 丁梅

  “哎,就是这个辣香味。”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日光连栋式现代农业大棚内,全国劳动模范、薛城区人大代表张建峰掰开一个皱皮辣椒,闻过再尝一尝,很是满意。“现在这个辣椒全身都是科技‘范儿’,不仅实现了无土栽培,大棚内的温度、湿度、供水、供肥也实现了一键化操作。”

  位于鲁南枣庄薛城区的铁佛村,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乡村,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每年小麦、玉米两轮作物。1995年,农民出身的张建峰出任铁佛村会计,主持铁佛村工作,同时也给这个落后的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全国劳动模范张建锋在田间向村民普及农技知识,帮助他们解疑释惑。 薛城宣传部 供图
全国劳动模范张建锋在田间向村民普及农技知识,帮助他们解疑释惑。 薛城宣传部 供图

  “咱这地方,只有夏季才能种辣椒,你非要冬天种,就等着看笑话吧。”1995年,当张建峰把自己要种植反季节棚菜辣椒的想法说给妻子时,并不被看好。但他却有自己的想法:“如果还是像从前那样,一年两季玉米、小麦轮作,永远不会摆脱贫困,只有敢为人先才能突围致富。”

  这一年,张建峰先后7次组织村民去寿光、徐州参观学习,邀请蔬菜种植专家培训指导,协调镇政府补助,帮助村民到银行办理低息贷款。年内,铁佛村建起了首批300个竹竿弓棚,棚内种植反季节辣椒。到了冬季,辣椒一上市便成了市场的“宠儿”,铁佛村种植蔬菜的村民成了当时响当当的“万元户”。

  “首战告捷”的示范,让铁佛村村民们大为心动,全村蔬菜种植规模也随之扩大。然而,随着本地辣椒市场的饱和,销售却成了制约村民扩大种植的难题。已是铁佛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建峰认为,让周营辣椒“走出去”是当务之急。他带领村民到广东、安徽、上海跑市场、探销路。“有机、绿色、无污染的辣椒,我们最欢迎。”期间,销售商的话给了张建峰下一步种植的启发。

张建锋在村委会研究建设蔬菜批发市场。 薛城宣传部 供图
张建锋在村委会研究建设蔬菜批发市场。 薛城宣传部 供图

  张建峰深知,畅通销售的源头在于提高蔬菜的品质。他带领村民再次改良品种、配方施肥,逐步实现了“种植技术无害化、基地生产标准化、市场销售品牌化”,促进了无公害蔬菜产业化。2000年,张建峰组织筹集10万元(人民币,下同)资金,带领村民建成了1.5万平方米的铁佛村蔬菜批发市场,成立了蔬菜协会。各地客商常年坐地收购,当时的日收购量达到20多万斤、成交额30多万元。

  菜有了销路,周边村民的种菜积极性也水涨船高,全村调整瓜菜复种面积近8000亩,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1.5万元,以铁佛为中心的蔬菜种植中心逐渐形成。

  然而,由于辣椒价格一路攀升,菜农在今年盲目扩大了辣椒的种植规模,出现了供严重大于求的局面,辣椒价格也就随之跌入谷底。周营镇常年的实践探索出的早春土豆、夏季菜豆或西瓜、秋冬辣椒轮番种植的特定模式,更是让蔬菜上市的时间固定,从而影响了价格,陷入了周期性涨跌。

  如何逃离“菜周期”?张建峰认为只有让蔬菜生产摆脱季节特别是低温的限制,实现四季全自由生长、错时上市,才能更好应对因集中上市拉低价格的困扰。他们从种植设施改造入手,建立钢结构冬暖式大棚、日光联动式大棚。全棚使用钢结构,轻盈又结实,实现了自动卷帘、自动调控温湿度等智能化操作。种植中,采用日光温室水蓄热技术、二氧化碳施肥技术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实现了蔬菜生长“智能+农业高科技”手段的运用。

张建锋在周营镇铁佛蔬菜生产基地采收西瓜。 薛城宣传部 供图
张建锋在周营镇铁佛蔬菜生产基地采收西瓜。 薛城宣传部 供图

  为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造福于民,从2009年起,张建峰带领富裕起来的村集体和村民,利用村中的空闲地,拆除部分老旧房屋,进行了空壳村改造,村民们已分别住进了32栋楼房(其中小康楼16栋),400余户村民开起了小汽车,日子比熟透的辣椒还要红火。

  近30年来,从铁佛村村民栽下第一棵反季节辣椒秧苗,到如今种出一棵棵“科技椒”,棚菜种植已覆盖周营镇全域。铁佛村也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、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的经济强村,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蔬菜的规模种植。2022年,周营镇以农户为主仅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枣庄农商银行的储蓄达14.2亿元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标签:
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
加入快审,优先展示

加入VIP

提交站点
提交文章
提交小程序
提交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