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财经详情

银行热销增额终身寿险 背后风险提示不足

来源网络2023-06-22 13:54:39 18

  本报记者 彭 妍

  “预定利率3.5%的产品即将停售,且买且珍惜”“抢占最后一批3.5%名额”“4.025%已经成为过去,3.5%即将告别”等类似营销语在银行销售圈频频传出。同时,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也纷纷催促客户赶在所谓的“6月底停售期限”抓紧“上车”。

 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,近期已有多款预定利率为3.5%的人身保险产品被限额或下架。各险企已经在储备预定利率3%的保险产品。

  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近期,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,目前市面上热推的预定利率为3.5%的人身保险产品中,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最受青睐。

  在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迎来一波销售热潮的同时,不少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,不要为了“上车”而“上车”。应根据自身理财目标合理配置,避免跟风,更要警惕销售人员夸大宣传。

  增额终身寿险

  成银行主推产品

  今年3月份,监管部门就保险公司产品利率、投资收益、负债承保等问题进行研讨、座谈。4月下旬,又陆续召集相关保险公司开会,主要针对寿险公司调整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,控制利差损。另有业内消息称,定价利率超过3.5%的保险产品将在6月底集中下架。

  上述消息传出后,银行圈掀起了推销增额终身寿险的热潮。随着近期存款利率不断下行,以及理财、基金等产品收益波动较大,增额终身寿险补位成为银行主推产品,并在银行客户经理朋友圈刷屏。

  “存款利率下降已经是大势所趋。建议客户把一部分资金拉长期限,购买保险产品。我们代销的终身寿险近期很受欢迎。终身寿险的优势在于固定和复利,长期来看收益很不错。”海淀区某国有大行支行网点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。

 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从需求端来看,随着各家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,居民资产逐步从存款产品转移。同时,理财、基金等资产管理产品受多方因素影响,收益波动较大,在居民避险情绪较高的情况下,需求有所降低。综合来看,保险产品尤其是储蓄型保险产品,符合当前居民投资理财需求,兼顾收益性和稳健性,因而受到投资者青睐。从供给端来看,拓展代销业务是未来银行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。代销保险产品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,能够有效拉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,有助于银行的轻资本运营转型,故银行有动力发力多元化代销,提升竞争力水平。

  应理性购买

  避免盲目跟风

  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后发现,部分银行客户经理在推介终身寿险产品时,以“即将停售”为由头大力揽客,但是对产品的风险提示不足。

  记者了解到,“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.5%”是一些保险公司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。但这里的3.5%并不是投资收益率,而是保额增长率。在实际营销过程中,部分银行客户经理在推荐产品时并未说清楚3.5%的真实含义,让消费者误以为3.5%是产品收益率。

  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是用来锁定长期利率的,若投资者前期退保将会损失很大,因此并非稳赚不赔。如果投资者能放个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收益还是不错的。

  某银行客户经理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展示了一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模拟测算表。假设投保人为一名36岁的女性,每年投保2万元,连续投资3年,该产品第一年末、第二年末、第三年末的现金价值分别为13800元、34500元、58940元。可见,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几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,消费者如果前期退保则损失较大。

  上述业内人士提醒投保人,增额终身寿险并非适合所有人,消费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。从流动性角度来说,短期有资金需求,不适合选择增额终身寿险,增额终身寿险适合投资期限较长的稳健理财偏好者,并且在投保时也要重点关注现金价值表。

  杜阳表示,保险公司提供了差异化的增额终身寿险,消费者应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产品。比如,购买后要注意各种赔偿的条款、保额、理赔具体流程等。消费者需要关注保险费用,在衡量自身经济状况和投保能力的基础上,规划好合理的投保计划,避免过分投入保费影响正常生活开支。增额终身寿险通常都是长期保险,涉及保险期限的选择和调整。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保险期限和调整保险期限。(证券日报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标签:
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
加入快审,优先展示

加入VIP

提交站点
提交文章
提交小程序
提交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