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财经详情

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应稳扎稳打

来源网络2023-08-01 23:03:37 30

 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最有效的办法。要注重产业长期健康发展,注重产业带动的质量,持续提升产业素质,稳扎稳打,不急不躁。要重点补上布局、业态、经营、主体等短板,让产业结构逐步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。

  上半年,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开工率达90%。当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69.2亿元,支持106.2万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生产。我国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,今年是过渡期的中间之年。随着过渡期进入下半场,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更显重要。

 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有效的办法,也是增强乡村发展动力的长远之计。2022年,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%以上用于支持帮扶产业发展,主导产业特色保险覆盖率达到70%。如今,每个脱贫县都形成2个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,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就地就近增收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,要把脱贫群众放在农民增收大格局中统筹考虑,把更多资源力量聚焦配置到产业就业、创业兴业上。

 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依然竞争力不强,表现在结构不平衡、转型不顺畅。过去几年,很多脱贫地区将茶叶、食用菌、核桃等作为主导产业打造,但大路货多,同质化比较严重。多数产业集中在种植养殖环节,链条比较短,加工跟不上,附加值低。人们担心,前两年集中发展的水果、茶叶等脱贫产品,随着进入丰产期,产品集中上市,可能会出现出售难。近两年,在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,一些特色帮扶产业已出现生产不稳定、帮扶车间运营困难的情况。

  要正确看待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,坚定信心,稳扎稳打,不急不躁。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。农业尤其是种植养殖业发展有自身规律,周期较长,需要长期培育和稳步提升。脱贫地区底子薄、基础弱,特色产业发展更不会一蹴而就。过去,为实现快速脱贫,不少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片面追求“短平快”的情况。这种简单做增量、拼速度的做法难以适配当前的消费需求和产业特征。今后,要更加注重产业长期健康发展,注重产业带动的质量,持续提升产业素质,依然不能急躁。

  脱贫地区构建高质量的乡村产业体系,要重点补上布局、业态、经营、主体等短板,让产业结构逐步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。

  布局方面,促进县域更多要素流向乡村。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、市场条件、区位优势,在县域内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,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。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小额信贷政策,选派产业顾问,做好产业规划,避免盲目跟风、快速上马,促进脱贫产业持续发展。

  业态方面,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。单打一的业态越来越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。不妨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,促进“农业+”多业态发展。比如,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,发展中央厨房、会员农业。比如,农业与文旅、康养融合,发展创意农业、功能农业。

  经营方面,处理好生产规模与市场空间、长期投资与短期收益的关系。加快建设田头市场以及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,这样才有实力与大型超市、电商平台等稳定合作。加强市场、自然、疫病等风险评估,注重化解价格波动给产业带来的影响。

  主体方面,鼓励龙头企业与脱贫地区经营主体合作。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要与其联农带农效果挂钩,支持政策应向联农带农效果好的经营主体倾斜。推广订单生产、股份合作等模式,发展社会化服务,降低农户经营成本。引导企业与合作社联合建设加工车间等,让农户分享更多收益。

【编辑:葛成】
标签:
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
加入快审,优先展示

加入VIP

提交站点
提交文章
提交小程序
提交公众号